又是2011年去巴黎的照片,由此可見我很久沒有出國玩了,只能拿以前的照片墊檔...
作者是企業顧問,豐富的商界經驗讓他用企業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如何遠離牢獄之災、過個有意義的人生
因為我本人不是管理學系畢業,所以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老生常談,以下摘錄書中內容特別讓我有感覺的企業成功的要件如下:
一家公司的能力取決於三要素
1.資源:任何用錢可以買到的,包含設備、員工(所以是人力"資源"嘛)
2.流程:針對問題眾人討論出來的解決方案
3.企業優先順序:
舉例而言,假如公司為了長遠經營的目標應該是要主推A產品,但是因為獎金誘因的關係,底下的員工都推B產品,這樣就是企業優先順序上下不一致。
而主管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員工做主管想要員工做的事情,能代替主管監督員工的就是靠企業文化
文化是建立在組織的流程與優先順序上
-文化是由一群人一起努力,用同樣的方式解決問題
形塑文化後,即使上級不在旁監督,員工也會依照文化行事
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在經營家庭上,首先夫妻兩人須訂出家庭的優先順序
舉例而言,作者是虔誠的基督教徒,所以他們的家庭(我有點忘了)就是一起榮耀主之類的
因為他們家庭有訂出優先順序,日後家庭要做決策的時候都會回頭去看是否符合當初立定的目標
作者也建議讀者問問自己
我想變成什麼樣的人?
1.如果你想達成你的願望,別人必須做什麼?與你配合什麼?
2.如果要達成任務,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?這些是你能控制的嗎?
針對以上的問題好好定位自己,決策前想一想自己的決定是否違背當初的想法
書中有舉例,例如當初同學想的可能是要做一番回饋社會的事情,但是出社會後先選了一個薪水還過得去的職業,想說等賺夠錢再來回饋社會,結果過幾年後就迷失在金錢遊戲中,甚至不乏有優秀的同學身陷囹圄。
想到之前聽過一場吳若權的演講,有觀眾發問說要如何永保工作的熱情、莫忘初衷。吳若權說就是保持簡單的生活。
真的覺得還蠻有道理的,若可保持精簡樸實的生活,沒有過多的"一定要"才可以更專注在自己想達成的目標,就比較不會為了錢委屈。
對於人生規劃這件事,總是有不同領域的專家跳出來用自己專長解釋。
過去來講其實蠻排斥看管理相關的書籍,總覺得不合自己胃口,但這本從經營公司角度出發的講解人生的,就覺得還可以接受。
尤其是講公司文化的這一塊,更讓我心有戚戚焉啊。假如一個組織的文化是遇到問題就是很想用直覺反應快速解決,而沒有經過組織成員深思熟慮、共同討論怎樣的作法才是長遠對組織最有幫助的,那可想而知這個組織沒有辦法形塑任何文化(或者是打混就是這個組織的文化?)。
當然我個人工作的歷程才短短三年(就不算那當理專的一年了),我深深覺得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,但是沒有好好溝通、只圖求短暫解的做法是絕對錯誤的。
不只是工作,人生也是。人生的確是不會因為一個選擇而整個毀掉,但是絕對會因為一連串輕率、沒有思考的決策而逐漸崩壞。
最後,來一句雞掰的話,既然都有腦了動一下會死嗎????????
是說結論怎麼會是這個(汗)
附上書的資訊如下
- 書名: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: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點選可連結到Taaze直接購買
- 作者:Clayton M. Christensen、James Allworth、Karen Dillon
- 譯者:廖月娟
- 出版社:天下文化
- 出版日期:2013/09/03
留言列表